鄢晓明
姓名:鄢晓明
任教学科:高中物理
教龄: 27年
教学格言:用自己的热情,换得学生的真心
教学经验丰富的鄢老师,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,独特的教学方法,曾获南充市顺庆区“果州名师”荣誉称号。27年教学生涯,他所教学生有19人成功考入北大、清华。其中,2008年刘柯希、2011年张妤姝、2016年袁锡林、2019年朱宴余等4名同学,更是先后斩获了南充市理科状元。在鄢老师的指导下,50多名学生曾在全国各届中学生物理竞赛中分获全国一、二等奖,成绩斐然。
求真笃行,追求卓越
1990年,鄢老师以超过清华大学录取线10分的优异成绩,考入了西南大学物理系,毕业后一直从事高中物理教学。
若要给学生一滴水,教师须有长流水。鄢老师认为,作为一名师者,自身必须要有深厚的学科素养、扎实的教学技能,才能在为学生传道、授业、解惑时,举重若轻、事半功倍。
在平时物理教学中,鄢老师善用数学思维来解决物理问题,引导学生树立超强的逻辑思维能力。例如,在他的原创学术文章《用数学解析法分析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误差》中,就曾明确提出:科学地将数学与物理相结合,巧妙地用数学思维解决物理难题。
“我一向鼓励大家积极参加竞赛活动,因为只有在高强度的竞赛中,学生才会明白自己与顶尖学生之间的差距,为自己的努力找准方向、提供动力。”鄢老师表示,学生只有将功夫修炼到极致,才能做到游刃有余,以不变应万变。
多年来,在鄢老师的指导下,已先后有50多名学生在全国各届物理竞赛中分获全国一、二等奖,教学成绩显著。
求真于物 育人以理
爱生如子身为范,春风化雨育桃李。
作为一名老师,鄢老师在对待每个学生时,都如自己的孩子一样。他用极大的热忱,践行和守护着自己的教育梦想。
“关键时候,对学生拉一把,或推一把,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。”教学中,鄢老师对学生少有责骂,更多鼓励和关怀。他认为,考试成绩不能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,对待学生更要关注和看重的是整体学习状态和综合表现。
与学生相处需要爱心和责任,鄢老师在自己的办公室内不仅常备感冒药、酒精、创可贴等物品,还配备有摄影、摄像器材,用以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。每逢天气转冷,他会早早到达办公室,提前烧好热水,以方便学生饮用。
每到高三,鄢老师会结合教学经验,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,自己编写一轮、二轮物理复习资料。因为,在他看来,作为一名高中教师,一定要始终保持良好教学状态,与最新的高考考点接轨。
所以,编写复习教辅资料、动笔练习学生试卷,也成为了鄢老师钻研教学方向、转变教学方法的一种“法宝秘籍”。
细于生活,严于管理,勤于教学
谈及班级管理,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,鄢老师常用“细”“严”“勤”三个字总结概括。
“细”,是指细心、细致。在关心学生的学习、生活时,鄢老师总能“眼观六路、耳听八面”,实时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最新动态,并及时予以关心和指导。
“严”,是指严格要求,奖惩分明。高中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,对学生的品德修养有着重要影响。为此,在班级管理中,鄢老师不仅会为学生量身定制许多班规条例,还会严格要求学生遵照、落实。
这种宽严相济的带班风格,让鄢老师的班级一直以“班风正、学风浓”而出名,受到了学校同事和学生家长的高度赞誉。
“勤”,是指业精于勤、身体力行。
如从高一开始,每次给学生布置的作业,鄢老师不仅会自己动手先做一遍,还会平均每天花4个小时对学生作业进行全批、全改。鄢老师表示,批改作业不仅是为了掌握学生近期学习状况,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教学行为,感化激励正在努力拼搏的学生,鼓励他们不断进取。
结语
“教育无捷径,事事需用心!”谈及教学技巧,鄢老师表示,老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,除了扎实自身教学能力,还要做到用心用情,引领指导学生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。
一份耕耘,一份收获。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,鄢老师付出的是辛劳汗水,收获的是学生成长。勿忘初心,方得始终,鄢老师表示,在接下来的教育路上,他还会继续用勤奋和智慧绘画新篇章,再创新辉煌。